-
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国家级双创赛事,大赛主要分高校和社会两个赛道,更加关注创新与产业的融合。大赛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产业优势,高校赛道搭建校企合作、互相交流的平台。社会赛道更加关注最新的科技发展,注重将新科技、文化通过融合,促进产业的发展。
大赛特点:
1. 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产业优势,加强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适应国家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2. 高校、创业者和企业共同参与,促进科技、文创和市场结合,用创新为企业发展赋能。
-
主办单位介绍: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公益二类),2014年6月,经中编办批准成立,注册地为北京。
主要职责:
(一)开展工业文化领域基础理论、发展战略和重大问题研究,梳理工业发展史,协助制定相关规划、政策和行业标准;支撑地方塑造工业新名片。
(二)推动工业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提出工业文化发展与科技实力、制造能力、绿色发展水平同步提升的政策建议,开展产融合作支撑服务工作。
(三)提供工业文化新业态项目策划及服务;开展推动工业设计创新相关工作;推动文化创意、工艺美术和工业艺术发展;建设工业文化相关公共服务平台。
(四)开展工业遗产的价值挖掘、活化利用,承担工业遗产评估、认定支撑工作;开展工业文化研学、工业博物馆和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工作,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五)开展工业文化促进制造业品牌升级、品质提升活动,向企业提供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推动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提升社会责任。
(六)推动工业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和科普活动;开展大国工匠、优秀企业家宣传;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文学、影视以及艺术的创作和成果转化。
(七)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组织开展推动工业文化 “走出去”相关活动;举办相关会议成果展示、会议论坛和赛事活动。
(八)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
承办单位介绍:
国信方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工业和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旨在提高国内信息化人才水平,培养优秀产业人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尚工”行动人才培养与测评体系支撑单位,同时作为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承办方,成功举办了七届移动互联创新大赛。
-
为大赛获奖项目提供场地入驻,满足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各种办公场地;
为参赛团队寻找投资
帮助创业团队渡过最艰难的初创阶段
发挥财税政策导向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创业能力
贴息、补息,促进成熟技术成功产业化,树立企业品牌,利于企业培养人才
为参赛团队提供各类培训
为创业者寻找优质合作伙伴
为创业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为创业团队提供供应链及市场推广
-
请参赛者认真阅读本声明,报名参加本次大赛,即表示您同意遵守以下参赛条件,如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有任何违反本声明的行为,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参赛声明如下:
1、本次参赛者的报名成员必须如实参加竞赛设计,不得由他人替代,如发现替代,取消参赛和获奖资格;
2、本次竞赛过程中,参赛者承诺其成员将与报名信息保持一致,不得更改;
3、参赛选手保证其作品为其原创作品,且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该参赛作品将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之知识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处分权,如不拥有该作品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处分权利的或该作品是剽窃、抄袭他人作品而获得的,由此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参赛选手自己承担,本次大赛的主办和承办方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如参赛作品使用了已有专利或已提出专利申请的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参赛者须明确告知,否则主办方有权取消其所获取的奖项;
5、参赛选手应明确告知其参赛作品是否参加过其他竞赛,以及在其他竞赛中的获奖情况,否则主办方有权取消其所获取的奖项;
6、大赛主办方有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参赛者提供的信息进行调查核实,也可要求其在限期内提供补充信息,参赛者对此将予以配合;
7、如果参赛者的作品获得或申请了任何专利,参赛者应在其提交的报名材料中提交相关文件,否则不予承认;
8、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属于参赛者,但参赛者同意授权主办方可以在本次竞赛期间及之后任何时间,免费使用参赛作品的项目简介在包括但不限于网站、平面杂志等媒体进行公开宣传的权利;
9、高校参赛者同意授权主办方将参赛作品推荐给其他全国大型赛事参加二次评审的权利;
10、参赛者一经提交作品即代表完全接受大赛活动所有条款;